书是世界的一个窗口,大家就是通过这许很多多的窗口去认识世界的。书就是一艘船,它载着大家在常识的海洋中航行。下面是智学网为您收拾的《初二上册语文月考考试题目及答案》,仅供大伙参考。
一、入门知识及运用。1—4题(共16分)
1.下列加点字读音无误的一项是(2分)
A.溃退舀水白洋淀
B.绥靖脂粉蹿一蹿
C.寒噤拂晓颤巍巍
D.防备惊骇迫击炮
2.下列词汇中无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眼花嘹乱晨曦血腥闪烁
B.臭名昭著荒谬憧憬珐琅
C.响彻云宵杀戮箱箧揣摩
D.精疲力竭纳粹鞠恭铁锈
3.用下面的句子组成一个语段,句序排列恰当的一项是()(2分)
①在青海境内长约1200公里,平均海拔5500公尺,山顶皑皑白雪终年不化。②在古希腊的神话中,天神们都居住在奥林匹斯山上,这里是上帝、众神的乐园。③昆仑山西起帕米尔高原,万山纵横,莽莽苍苍,一直延伸到青海中部。④同样,在中国的某些古典神话中,皇帝和他的神仙们也都居住在一座高山之上。⑤这座山就是被称作“亚洲脊柱”的昆仑山。
A.⑤①③②④B.④⑤③①②C.②④⑤③①D.②④③①⑤
4.填空(10分)
(1)孔子有句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望岳》中有一句与之意思相近的诗句是:,。
(2)《春望》中作者移情于物、抒发感时伤世的情感的诗句是:
,。
(3)《陋室铭》中环境描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造化钟神秀,。
(5)国破山河在,。
(6)《长歌行》中表示珍惜时间的语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野望》中描写一派秋意颇浓的山野景色的对偶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8)《早寒江上有怀》中的思乡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描写洞庭湖波澜壮阔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10)《黄鹤楼》中的思乡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5—12题(18分)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子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老婆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外人道也。”
5.翻译句子。(4分)
(1)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6.找出选文中描写桃源人幸福生活的句子。(用原文回答)(1分)
。
7.“此中人一一为具言所闻”联系上下文,想想“此人”说了些什么,试概括为三点。(3分)
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后人把《桃花源记》的故事凝缩成一个成语,是什么呢?目前的意思是?
成语。目前意思是。(2分)
9.用“/”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步伐。(2分,断3处)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赵普(6分)
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念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
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需要。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需要。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太祖乃悟,卒用其人。
10.讲解加点的词汇。(2分)
⑴尝奏荐某人为某官()⑵普明日复奏其人()
⑶及为相()⑷卒用其人()
11.翻译下边句子。(2分)
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
12.语段结尾处所言“太祖乃悟”,设想一下太祖悟到了什么?(2分)。
三、现代文阅读。阅读下列文段,按需要完成13——27题(共36分)
(一)(11分)俄外长表示————反对武力解决伊武器核查问题
(新华社莫斯科一月十四日电)(1)俄罗斯外长普里马科夫十四日在与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赖特进行电话交谈时表示,俄罗斯反对动用武力解决与伊拉克武器核查有关的问题。
(2)据国际文传电讯社援引俄外交部发言人涅斯捷鲁什金的话报道,双方在交谈中强调了
伊拉克同负责武器核查工作的联合国销毁伊拉克生物、化学和核武器特别委员会合作的重要程度。
(3)普里马科夫同时重申,由此产生的问题用武力解决是不可以同意的。
(4)涅斯捷鲁什金在同意采访时指出,所有问题均应通过对话解决。俄罗斯主张武器核查小组的职员组成应当愈加平衡。
13.这则消息的标题由两部分组成:“俄外长表示”称作引标;主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消息的导语是第________段,主体是第_______段。(3分)
14.“新华社莫斯科一月十四日电”是这则消息的,它表明了消息发出的和,它显示了消息的和。(5分)
15.这一则消息的语言十分简明。以第2段划横线的句子为例,具备丰富的内涵,它表明:伊拉克*应当“合作”的对象是,这个组织的任务就是___
_______,它要销毁的是:
。(3分)
(二)(9分)
夜晚,敌人从炮楼的小窗子里,呆望着这阴森黑暗的大苇塘,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里,而且要滴落下来的样子。到如此的深夜,苇塘里才有水鸟飞动和唱歌的声音,白天它们是紧紧藏到窝里躲避炮火去了。苇子还是那样狠狠地往上钻,目的仿佛就是天上。
敌人监视着苇塘。他们防备有人给苇塘里的人送来柴米,也防备里面的队伍会跑了出去。大家的队伍还没退却的意思。可是倘若是月明风清的夜晚,大家的眼再尖利一些,就可以看见有一只小船从苇塘里撑出来,在淀里,像一片苇叶,奔着东南去了。半夜将来,小船又飘回来,船舱里装满了柴米油盐,有时还带来一两个从远方赶来的干部。
撑船的是一个将近六十岁的老头子,船是一只尖尖的小船。老头子只穿一条蓝色的破旧短裤,站在船尾巴上,手里拿着一根竹篙。
老头子浑身没多少肉,干瘦得像老了的鱼鹰。可是那晒得干黑的脸,短短的花白胡子却特别精神,那一对深陷的双眼却特别明亮。极少见到如此尖利明亮的双眼,除非是在白洋淀上。
老头子天天每夜里在水淀出入,他的工作范围广得非常:里外交通,运输粮草,护送干部;而且不带一枝枪。他对苇塘里的负责同志说:你什么也靠给我,我什么也靠给水上的能耐,所有保险。
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天天夜里,在敌人紧紧封锁的水面上,就像一个没事人,他根据早出晚归捕鱼撒网那股悠闲的心情撑着船,编算着使自己开心也使其他人开心的事情。
由于他,敌人的愿望就没达到。
每到傍晚,苇塘里的歌声还是那样响,不像是饿肚子的大家唱的;稻米和肥鱼的香味,还是从苇塘里飘出来。敌人发了愁。
……
这个时候那受伤的才痛苦地哼哼起来。小姑娘子安慰她,又仿佛是抱怨,一路上多么紧张,也没如何。哪个知到了这里,反倒……一声一声像连珠箭,射穿老头子的心。他没法讲解:大江大海过了多少,为何这一次的任务,偏偏未完成?自己没儿没女,这两个小孩多么叫人喜欢!自己平时夸下口,这一次携带挂花的人进来,如何张嘴说话?这老脸呀!他叫着大菱说:
“他们打伤了你,流了这么多血,等明天我叫他们十个人流血!”
16.“小船又飘回来”的“飘”照应前面的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敌人的愿望就没达到”中“敌人的愿望”指的是:
。(2分)
17.文中画“”线的句子反映了“老头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理活动。(2分)
18.“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中加点词能否去掉?这句话在全文中起什么用途?(2分)
29.文中哪一句话从侧面表现了老头子对抗日队伍所起有哪些用途?(1分)
20“﹏﹏”在文中标出一句属景物描写的句子,再自己仿写一句。(2分)
课外阅读。(16分)
①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有一位家庭妇女,人称伯诺德夫人。她身边只
有两个幼小的儿女。为把德国强盗赶源于己的祖国,母子三人都参加了秘密情报工作。
②伯诺德夫人的任务是把收到的*情报藏好,等盟军派人前来取走。为了情报安全,她想了很多方法,但一直放心不下。最后,她终于想到了一个绝妙的主意--把装着情报的小金属管藏在半截蜡烛中,然后把它插在一个烛台上。因为蜡烛摆在显眼的桌子上,反而骗过了德军严密的搜查。
③一天晚上,屋里闯进了三个德*官,他们坐下后,一个中尉顺手拿过藏有情报的蜡烛点燃,放到少校军官面前。伯诺德夫人知晓,万一蜡烛点燃到金属管处就会自动熄灭,蜡烛的秘密就会暴露,秘密情报站就会遭到破坏,同时也意味着他们一家三口的生命将告结束。她看着两个脸色苍白的小孩,急忙从厨房中取出一盏油灯放在桌上“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说着轻轻把蜡烛吹熄。一场危机好像过去了。
④轻松的心情没持续多长时间,那位中尉又把冒着青烟的烛芯重新点燃。“晚上这么黑,多点支小蜡烛也好嘛。”他说。
⑤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这个时候候,大儿子杰克慢慢地站起来,“纯真无邪冷,我到柴房去搬些柴来生个火吧。”说着伸手端起烛台朝门口走去。屋子顿时暗下来了。中尉快步赶上前,厉声喝道:“你不需要蜡烛就不可以吗?”一把夺回烛台。小孩是懂事的。他知晓,霉运即将来临了。在斗争的最后时刻,他从容地搬回一捆木柴,生了火,默默地坐待着。烛光摇曳着,发出微弱的光。此时此刻,他仿佛成了这屋子里最可怕的东西。伯诺德夫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上,她好像感到德军那几双恶狼般的双眼盯在愈来愈短的蜡烛上。
⑥忽然,小女儿杰奎琳娇声的对德国人说道:“司令官先生,天晚了,楼上黑,我可以拿一盏灯上楼睡觉吗?”少校瞧了瞧这位讨人喜欢的小女孩说:“当然可以。我家也有一个你如此年龄的小女儿。”杰奎琳镇定地把烛台端起来,向几位军官道过晚安,上楼去了。
⑦正当她踏上最后一级楼梯时,蜡烛熄灭了。
21.“蜡烛的秘密就会暴露,秘密情报站就会遭到破坏”,句中前后两个“秘密”的词性分别是词和词。(2分)
22.依据上下文选词填空:(1分)
因为蜡烛摆在显眼的桌子上,反而骗过了德军_____(A.严谨B.严峻C.严密D.严厉)的搜查。
23.第5段中,“他知晓,霉运即将来临了”加点的的词“霉运”在文中具体指:
。(2分)
24.“你不需要蜡烛就不可以吗?”维持原意,把这反问句改为陈述句是:__________________。联系上下文可看出,文中用反问句而不需要陈述句,是为了表现那个中尉____________的态度。(2分)
25.伯诺德夫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上,她好像感到德军那几双恶狼般的双眼盯在愈来愈短的蜡烛上。”这两个句子分别运用了和比喻的修辞手法,表现了伯诺德夫人此时既_______又________的复杂心理。其中的比喻句写出了德军的
26.简单的语言概括那天晚上母子三人为了保护秘密情报所采取的方法。(2分)
如:大儿子杰克借口搬柴,端走烛台。
伯诺德夫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女儿杰奎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母子三人保护秘密情报的行为表现出他们、_______、_______的出色品质。(3分)
四、作文
28.家是什么?是难舍的亲情,是温馨的集体,是亲爱的祖国。在这里,爸爸妈妈用慈爱的伞为儿女撑起一方晴空,儿女用孝顺的心给爸爸妈妈奉上一缕慰藉;在这里,洋溢着浓浓的师生之情、伙伴之谊……
请你以“有家真好”为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
答案
一、入门知识及运用:1、C(2分)2、B(2分)3、C(2分)4、(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3)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4)阴阳割昏晓。(5)城春草木深。(6)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7)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8)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9)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十日暮乡关什么地方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每错一字扣0.5分,)
二、文言文阅读。5、(每一译句2分)⑴桃源人就邀请渔人到自家去,备酒杀鸡做饭菜款待他。⑵问起目前是什么朝代,居然不知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了。6、其中往来种作……怡然自乐。(1分)7、(1)讲社会的*,黑暗和秦将来的变迁。(2)讲桃花源外人民所受的苦难。(3)讲统治者对老百姓的残酷剥削和压迫。(3分)8、成语:世外桃源。目前意思是:指环境幽静生活安逸的地方。(注:原指与现实社会隔绝、生活安乐的理想境界。借指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斗争的美好世界。)(2分)9、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2分)10、⑴过去⑵又;再⑶任;做⑷终于(共2分,每译对一词0.5分)11、(他)每次回到我们的住宅,(就)关上门,打开书箱,拿出书,整天在读。(2分)12、赵普不考虑个人安危为国家推荐人才。(普性深沉有岸谷,能以天下事为己任。)(2分)
三、现代文阅读:(36分)13、反对武力解决伊武器核查问题;第①,第②-④(3分,每空1分)14、电头;时间;地址;真实、准时(5分,每空1分)15、联合国销毁伊拉克生物化学和核武器特别委员会;负责武器核查工作;伊拉克生物化学和核武器;(3分,每空1分)16、像一片苇叶;防备有人给苇塘里的人送来柴米,也防备里面的队伍会跑了出去。(2分)17、因未圆满完成任务而懊丧、内疚、自责(2分)18、不可以去掉。这一词为下文发生的事作铺垫。(或:这是全文的文眼,贯穿全文。)(2分)19、由于他,敌人的愿望就没达到。(1分)20、(找出景物描写1分,仿写1分。)21、名词;形容词(2分)22、C(1分)23、蜡烛的秘密被暴露,秘密情报就遭破坏。他们一家三口的生命将告结束。(两点,每点1分,共2分)24、你可以不需要蜡烛。暴力(共2分,每空1分)25、夸张;紧张;憎恨;凶恶(共4分,每空1分)26、取出油灯,吹熄蜡烛推说睡觉,拿走蜡烛(共2分,每横线1分)27、机智、勇敢、镇定(共3分,每空1分)
一、入门知识积累与运用(40分)
1、依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6分)
萧sè无yàn分道扬biāo
甲胄侥()幸安谧
2、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汇最恰当的一项是()
1)那的光柱又向前移动了,携带一种肃穆的欢悦,向上飞似的拥出了一轮朝日。
2)起……起……用力,用力,纯焰的圆颅,一探再探地了地平,翻登了云背,临照在天空。
3)与罗曼.罗兰不一样,我看到的是落日,较之日出,落日景象更神圣和具备悲剧感。
4)目前他的颂美的歌声,也已在霞彩变幻中,普彻了四方八隅……
A.跃出跳跃庄严雄浑B.跳跃跃出雄浑庄严
C.跃出跳跃雄浑庄严D.跳跃跃出庄严雄浑
3、划出下列词汇中的四处错别字,并改正。(4分)
计穷智竭晃然大悟四方八隅无与纶比不径而走刻骨铭心喋喋不休期世盗名
①②③④
4、下列句中的成语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位的农民企业家虽然开办了该市第一家外来打工者子弟学校,招收了200多名新生,但这对10万多名外来打工的子弟来讲,实在是杯水车薪。
B.当国内羽坛健儿在今年的苏迪曼杯决赛中,以三比零战胜印尼队勇夺冠军的那一刻,体育馆内爆发出震耳发聩的欢呼声。
C.这家宾馆不只设施完备,环境舒适,而且服务周到,常常让旅客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D.做学问,是一项艰辛的劳动,应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来不能半点不真实,更不可以好高骛远。
5、下列句中划线的词汇讲解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A.那感觉真像从死神的指缝里侥幸地逃脱出来。(因为偶然的缘由而获得成功或免去灾害。)
B.终于,它下定了决心,义无反顾地对准一个方向前进。(指蚂蚁不再退缩回顾。)
C.这只蚂蚁竭尽全力地扛起了那粒饼干屑,在我的见地下面蹒跚地往回走。(文中指蚂蚁的腿脚有问题,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
D.我不想把日子花得精光。(一无所有,一点儿也不剩。)
6、对课文的剖析有误的两项是()(2分)
A.《日出》作者选取了一个十分独特的角度--描绘作者从海外出访归来,在海中轮船上目睹的一次“最雄伟,最瑰丽的日出景象”。
B.《泰山日出》是用诗化的语言写成的,韵律和谐,比喻新奇,想象丰富,意境优美。
C.《日历》这篇文章主要在写景叙事中从大家容易见到的日历引出“生活”这一个平平时常的话题。
D.《蚂蚁》一文在语言的运用上突出特征是形象、生动、活泼,文章用了一系列褒扬人的词汇描写讨人喜欢的蚂蚁。
7、下面句子中没语病的一项是()(2分)
A.大家应该从小培养诚实守信的美德。
B.经过努力,使我市评为“2004年中国十大经济活力城市”。
C.听了李学生英雄事迹报告后,我的心长期久久不可以平静。
D.平日是否刻苦努力,是获得好成绩的重要。
8、指出下列句中所用的修辞手法:(4分)
A.你快乐它就是开心的一天,你无聊它就是无聊的一天,你匆忙它就是匆忙的一天。()
B.历史是一种空间吗?人的一生不是一个漫长而巨大的空间吗?()
C.先让两只蚂蚁见见面,商量商量,那只可能会求这只帮忙,这只先说忙,没时间。()
D.听呀,这普彻的欢笑;看呀,这普照的光明!()
9、填空:
A.加点的“想”字总领下面诗节,标明由上一节的联想转入想象。
B.两个“定然”是绝对一定的语气,表明诗人坚信那样理想的世界是不会有些。
C.诗句中“珍奇”一词是名词,指珍贵而稀少的物品。
D.诗人对天上漂亮街市的憧憬,含蓄地表达了他对当时黑暗现实的憎恨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二)(10分)
蚂蚁的本领
美国的生物学家刘易斯?托马斯过去如此描述蚂蚁:“蚂蚁太像人了……它们培植真菌,喂养蚜虫作家畜,把军队投入战争,用化学喷剂惊扰和迷惑敌人并捕捉奴隶;织巢蚁用童工,抱着幼体像梭子一样往返窜动,纺出线来把树叶缝合在一块,供它们的真菌用。它们不停地交换信息。它们什么都干,就差看电视了……”他太夸张了吗?没!其实蚂蚁的本领远不止于此。早在人类诞生之前,它就会修筑“公路”:亚马逊雨林中的蚁类,为躲避狂风暴雨,在树干上啃出一条条凹槽,或在平地用沙砾修筑成沟槽,作为它们的公路;蚂蚁是列队行进的,为解决相对而行或十字路口的交通阻塞,它们竟“设计”出了类似立交桥的环形交叉路口。
别看蚂蚁的神经系统并不发达,就那样几个小小的神经元在一块,根本谈不上有头脑和思想,然而它们一旦成为一个整体时居然可以()、()、(),成为一部活计算机。它们不需要图纸,也没指挥和监理,但竟能齐心合力地设计并建造成五花八门、奇形怪状的蚁丘。蚁丘的内部布局合理,空气畅通,温度恒定,各种设施齐备,其工程浩大让人惊叹:有上百个蚁丘相通,可长达数十米;有些如“摩天大楼”拔地而起,的可达6米,按其身高的比率,像是人类300层的摩天大厦。蚂蚁王国的这般工程往往需要十余年的艰辛劳作,而工蚁的寿命不过两年,也就是说,需要几代蚂蚁的努力方可大功告成。天知晓,它们是如何维持一致的?
据考证,蚂蚁早在5000万年前就完成了类似人类的从“狩猎”到“农耕”的转变。目前地球上约有二百余种蚂蚁都有种植蘑菇类真菌的本领。它们不但了解施肥、收割,还了解使用树叶发酵产生的热量来维持真菌园的恒定的温度和湿度;甚至当它们种植无收时还会向邻居借贷!
地球上除去人以外,其他动物几乎都怕火,但蚂蚁不怕,甚至可以灭火!科学家曾作过如此的实验:将点燃的蜡烛放在蚁穴顶上,开始它们好像有点惊慌,但非常快就镇定下来,只见无数蚂蚁前赴后继扑向火焰,用分泌出的蚁酸来灭火,经过66秒,一些蚂蚁牺牲了,但终于扑灭火焰。当第三重复这个实验时,它们只用了40秒钟就将火扑灭,而且无一伤亡。
蚂蚁,这种有着8000万年历史的“资深”家伙,真值得大家学习和借鉴!
17、第三自然段中空缺处应填写的三个词汇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A.考虑、谋算、谋划B.谋划、考虑、谋算
C.谋算、考虑、谋划D.考虑、谋划、谋算
18、对文中下列词汇的剖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它们竟‘设计’出了类似立交桥的环形叉路口”中的“竟”表示“出人预料”。
B.“目前地球上约有二百余种蚂蚁都有种植蘑菇真菌的本领”中的“约”表示“大概、估计”。
C.“地球上除去人以外,其他动物儿几乎都怕火”中的“几乎”表示“所有些”。
D.“它们只用了40秒钟就将火扑灭”中的“就”表示“所用的时间短”。
19、文章开头引用美国的生物学家刘易斯?托马斯的这段话的目的是什么?
20、本文在说明蚂蚁的惊人本领时,是通过四个方面来具体表现的,请用四字词概括写出。
修筑公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10分)
哦,中学年代
①人近中年,常常ào_______悔青少年时因为贪玩或不懂事,làn________用了很多珍贵的时光。想想我的中学年代,我可算是个名副其实的“玩将”呢!下棋、画画、打球、说相声、钓鱼、掏鸟窝等等,玩的花样可多哩!
②我还喜欢文学。我那时记忆力非常好,虽不可以“过目成诵”,但一首诗念两遍就能吭吭巴巴背下来。或许这样,就不愿一字一句细嚼慢咽,所记住的诗歌常常不准确。我还写诗,自己插图,这种事有时上课时做。一心不以二用,便听不进老师在讲台上说些什么了。
③我的语文老师姓刘,他的古文底子颇好,需要学生分外严格,而严格的老师往往都是不留情面的。他那双富有捕捉力的目光,能发觉任何一个学生不守纪律的行动。瞧!这一次他发现我了。不等我讲解就没收了我的诗集。晚间他把我叫过去,将诗集往桌上一拍,并不指责我上课写诗,而是说:“你自己看看里边有多少错?这都是不该错的地方,上课时我全都说过了!”他的神色十分严厉,仿佛非常生气。我不敢再怎么说,拿了诗集走去。后来,我携带那本诗集,也就是那些对文学浓浓的兴趣和经不住推敲的常识离开学校,走进社会。
④社会给了我更多的常识。但我时时感觉,我不能离开,甚至需要常常用青少年时学到的常识,由此而感到那常识贫薄、残缺、有限。有时,在严厉的编jí_____挑出的许很多多错别字、病句或误用的标点符号时,只好窘笑。一次,我写了篇文章,引了一首古诗,我自以为记性颇好,没核对原诗,结果收到一封读者客气而又认真的来信,指出错处。我知晓,不是我们的记性差了,而是当初记得不认真。这个时候我就生出一种ào______悔的心情,恨不能重新回到中学年代,回到不留情面的刘老师身边,在那时光充yù_____,头脑敏捷的年岁里,纠正记忆中所有些错误,填满常识的空白处。把那些
因为贪玩而荒废掉的时光,都变成学习和刻苦努力的时光。哦,中学年代,多好的年代!
⑤当然,这是一种梦想。哪个也不可以回到过去。只有抓住我们的今天,我们的目前,才是最现实的。而且我还深深地认识到,年轻人时以为自己光阴无限,极少有空闲的紧迫感。假如你正当年少,趁着时光正在煌煌而亲热地围绕着你,你就要牢牢抓住它。那样,你就有可能把这个时候光变成期望的所有,你假如如此做了,你长大不只会做出一番收获,而且会成为一个真的了解生命价值的人!(作者:冯骥才)
21、给下列拼音处填汉字。(4分)
①ào_______悔②làn______用③编jí______④充yù____
22、将文中第③段中“晚间他把我叫去,将诗集往桌上一拍”中的“拍”字换成“摔”,可以吗?为何?(2分)
23、第⑤段画线的句子用了什么修辞办法?其用途是什么?(2分)
24、文中的语文老师刘老师过去没收了作者少年年代创作的诗集,并十分严厉地批评了他。你觉得刘老师做得对吗?如同意刘老师的做法,请写出理由;如不同意,请写出你觉得教师应采取的对策。(2分)
25、读了本文后,你受到了什么样的启发?(2分)
三、写作(50分)
请以“让在心底长驻”为题写作。
需要:①将题目补充完整(可以是友情、幸福、感动、善良……)。
②要写出真情实感,严禁抄袭。
③字数不少于600字。文面整洁。
考试题目答案
1、(6分)瑟餍镳zhòujiǎomì
2、(2分)D3、(4分)晃-恍纶-伦径-胫期-欺
4、(2分)B5、(2分)C6、(2分)AC7、(2分)A
8、(4分)排比比喻、反问拟人对偶
9、(1)(2分)冲破密接融合飞跃
(2)(2分)略
(3)(2分)葡萄浆紫荆液玛瑙精霜枫叶
10、(1)(2分)这盘菜索然无味。
(2)(2分)这名客户的语言表达不准确,被人误以为菜的味道恰到好处。
11、(2分)桃李:比喻所教的学生。下课:指离职或被扯换。
12、(4分)略。
13、(2分)郭沫若《星空》《女神》《瓶》(任写一部)14、(2分)B
15、(2分)自由幸福(意思接近即可)16、(2分)B
17、(2分)D18、(2分)C
19、(2分)引出蚂蚁有出人意料的本领这一中心。
20、(4分)建造大厦种植真菌灭火本领
21、(4分)懊滥辑裕
22、(2分不能。“拍”字表现出刘老师虽气愤但仍非常郑重的态度,而“摔”字则会表现出对诗集的不屑一顾,这不符合语境的意思。)
23、(2分)拟人。生动地表现出青少年时光充裕、正可有所作为的意义。
24、(2分)同意者可从教师对待学生的爱的不一样表现来阐述;不同意者可从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或学生心理同意等角度设计办法。
25、(2分)此题宜从自己的生活学习体验出发,写出真切的感受即可。
一、语言基础和语文实践活动(共20分)
1、下列加点字读音无误的一项是(2分)()
A.锐不可当赃物仄歪慰藉(jí)
B.张皇(huáng)失措防备阻遏奔丧(sàng)
C.负隅(yú)顽抗寒噤瓦砾颤巍巍
D.转弯抹(mō)角溃退憎恶(wù)震悚
2、下列词汇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2分)()
A.眼花缭乱锐不可当晨曦血腥
B.臭名昭著月明风轻荒谬憧憬
C.精疲力竭满院狼籍杀戮箱箧
D.响彻云宵转弯抹角纳粹鞠躬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汇的理解,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2分)()
A、蒋介石极看重南阳,曾于此设立所谓绥靖区……(安抚、平定。这里有控制*的意思)
B、我军前锋,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已经的意思)
C、发高烧和打寒噤的时间,小孩们也没停下来。(因寒冷而哆嗦,这里指疟疾发作时的症状)
D、丰功伟绩!收获巨大!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箧。(丰收的营业额)
4、下列有关文字知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
A.消息一般有空闲、地址、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六个要点,包括标题、导语、背景、主体和结语五部分结构。
B.《芦花荡》的作者是国内当代作家赵树理写的小说,他是荷花淀派的代表人物。
C.《蜡烛》的作者是前苏联作家西蒙诺夫。
D.雨果,法国作家,代表作有《巴黎圣母院》和《悲惨世界》等。
5、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用恰当的一项是()(2分)
A.小强的动人事迹经过老师的大肆渲染,成了校园里的热点话题。
B.大家需要正确看待自己,既不可以自高自大,也不可以自暴自弃。
C.他们两个操作计算机很熟练,已经达到了任性妄为的程度。
D.小陆真是别有用心,制作的飞机模型独树一帜,让人叫绝。
6、下列句中,没语病的一句是(2分)
A、通过大伙的帮忙,使他学习成绩有了非常大的提升。
B、大家青少年,必须要肩负起建设伟大兴盛富强的社会主义强国。
C、为了预防震后疫情发生,玉树灾区领导需要行政单位进一步加大管理,拟定严密的防范手段。
D、能否获得好的学习成绩,重要在于勤的程度。
7、下面情境中,用语符合生活实质,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2分)
A.联想公司为了宣传我们的商品“联想电脑”,并塑造好的公司影响力,精心设计了一则广告语:“人类失去联想,世界将会如何?”
B.小王得知丢失的文件有着落了,开心地对电话那边的报信人说:“很感谢,明天我将于百忙中专程前来取回并当面致谢,请您恭候!”
C.他见老友的气消了,还答应留下来吃饭,开心极了,连忙对外屋喊道:“妈妈,先把饭煮了,然后去买些酒菜来!”
D.目不识丁的奶奶坐在孙子床头,边缝衣服边唠唠叨叨说个不停:“你学习如此无恒心,一暴十寒,到时候三好学生评不上,多丢人现眼……”
8.用下面的句子组成一个语段,句序排列通顺正确的一项是(2分)
①昆仑山西起帕米尔高原,万山纵横,莽莽苍苍,一直延伸到青海中部。
②在古希腊的神话中,天神们都居住在奥林匹斯山上,这里是上帝、众神的乐园。③这座山就是被称作“亚洲脊柱”的昆仑山。④同样,在中国的某些古典神话中,皇帝和他的神仙们也都居住在一座高山之上。
⑤在青海境内长约1200公里,平均海拔5500公尺,山顶皑皑白雪终年不化。
⑤①③②④B.②④③①⑤C.②④⑤③①D.④⑤③①②
⒐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的用不合乎规范的一项是()(2分)
A.“什么呀!”赵小桢撇撇嘴,“你又不是老师,如何知晓大家读得不对?”
B.各种非法添加剂仍在农商品生产、运输、加工环节屡禁不止。客气地说,是生产经营者常见缺少法制意识、水平安全意识;不客气地说,是缺德。
C.到底怎么办农村“空巢老人”的生活困难?怎么办“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早已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看重。
D.我看他《塞上》一首,那一联云: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
⒑下面语段的空白处,应依次填入的一组句子是()(2分)
不是所有些笑容都表达喜悦,____;不是所有些喝彩都表达赞颂,____;不是所有些顺从都表达虔敬,____;不是所有些顺利都表达成功,____。
①就像不是所有些反对都表达憎恶②就像不是所有些眼泪都表达悲痛
③就像不是所有些沉默都表达否定④就像不是所有些挫折都表达不幸
A、②③①④B、①③②④C、③②①④D、④③①②
二、古诗词名句填写(共6分)
11.______________,猎马带禽归。
12.文中最能概括莲的高贵品质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___
13.《陋室铭》中以古时候名贤自比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4.《天净沙秋思》中作者以乐景写哀情,通过对比,衬托出游子的孤独凄凉与对家乡亲人的思念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
15.家在哪儿?韩愈在《左迁蓝关示侄孙湘》中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中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陋室铭》中描写陋室景色之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7.综合性学习(共8分)
为下面有关*的新闻拟写标题:(不超越10个字,2分)
新华网北京十月十二日电外交部发言人洪磊十二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说,中日双方将于最近举行新一轮副外长级*问题磋商,中海外交部亚洲司司长罗照辉十一日访日正是为此轮磋商做筹备。罗照辉应邀于十一日访问日本,同日本外务省亚大局局长杉山晋辅就*争端交换了建议。洪磊说,此次两海外交部亚洲司长在日本就*争端交换建议,目的就
是为两国副外长新一轮磋商做筹备。“大家期望日方拿出纠正错误的诚意和实质行动,为磋商获得积极进展作出努力。”
拟写的标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争端的爆发,使国民的爱国热情涨到了,但是对于“打砸抢”、“在日料店骂骂咧咧逃单”、“暴力**”等行为,你有哪些怎么看?(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需要回答问题。(4分)
近年来,伴随经济的迅速进步,国内的汉语方言有的已趋于萎缩和衰亡。
为了抢救和保护各地的方言,2008年十月,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启动。对此觉措,同学们有着我们的怎么看。甲同学说:“我感觉我家乡的方言是世界上最动听的语言。有效保护,将使她永远年青。”乙同学说:“应当大力竞价中文,‘抢救方言’没必要。”丙同学说:“对什么年代了,还讲方言?太土气了!”
①用简要的语言概括以上材料的主要信息。(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经济迅速进步的今天,你感觉‘方言’应该保护,还是应该摒弃呢?请发表你的怎么看,并说说理由。(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浅层阅读理解(共20分)
(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后面题目。(4分)
长歌行(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18.诗中写大自然中景物目的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怎么样理解“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一句?(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哲理短文,完成后面题目。(4分)
有个渔人有着先进的捕鱼技术,让人们尊称为“渔王”。然而“渔王”年老的时候很烦恼。由于他的三个儿子的渔技都非常平时。于是他常常向人诉说心中的烦恼:“我真不知道,我捕鱼的技术这么好,我的儿子们为何这么差?我从他们懂事起就传授捕鱼技术给他们,从最基本的东西教起,告诉他们如何织网最易捕捉到鱼,如何划船最不会惊动鱼,如何下网最易请鱼入瓮。他们长大了,我又教他们如何识潮汐,辨鱼汛……但凡我长年辛辛苦苦概括出来的经验,我都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他们,可他们的捕鱼技术居然赶不上技术比我差的渔民的儿子!”
一位路人听了他的诉说后,问:“你一直面对面地教他们吗?”
“是的,为了让他们得到先进的捕鱼技术,我教得非常仔细非常有耐心0”
“他们一直跟伴随你吗?”
“是的,为了让他们少走弯路,我一直让他们跟着我学。”
路人说:“如此说来,你的错误就非常明显了。你只传授给了他们技术,却没传授给他们教训。”
20.这篇短文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21.你中学年代同意的最深刻的教训是什么?这一次教训叫你学到了什么?
(三)阅读下面选段,完成后面题目。(4分)
握住妈妈的脚
①一位大学的毕业生到一家颇具实力的公司面试应聘,主考官只对这位才华横溢的大学生提了一个问题:“你抱过妈妈的脚吗?”
②年青大学生被主考官的提问弄愣了,满脸绯红。主考官接着又说:“明天这时,请你再来一次,不过有一个条件,你需要抱抱你妈妈的脚。”
③年轻人红着脸走了。他弄不知道主考官的用意,但无论怎么样,自己也要按主考官的需要抱抱妈妈的脚。
④年轻人大学生早年丧父,贫寒的家只有他与妈妈相依为命,妈妈靠替人做佣人才供他读完了大学。年轻人大学生其实是理解妈妈的,也非常爱他的妈妈。但她压根儿没抱过妈妈的脚,他不知抱妈妈脚时心头会是一种哪种滋味。
⑤年轻人回到家,妈妈还没归来。他想,妈妈长年在外奔波,那双脚肯定非常疲乏,今晚,我必须要替她洗洗脚,然后轻轻按摩一番。
⑥妈妈非常晚了才回来。年轻人请妈妈坐下,然后端来一盆热水,右手拿毛巾,左手握妈妈的脚。陡然间,他发现妈妈的脚居然像木棒一样坚硬。年轻人大学生顿时潸然泪下,紧紧将那双脚拥在怀里,久久地不愿松开。
⑦那晚,年轻人大学生终于理解了妈妈。
⑧第二天,年轻人如约去那家公司,心情沉重地对主考官说:“我目前才真的了解,做人是那样困难,成才又是何等的艰难。你让我了解了一个极其容易的道理,一个人只有理解了妈妈,他才可能善待自己!”
⑨主考官这个时候笑了,点点头说:“你明天来公司上班吧!”
⑩主考官旨在考验年青大学生的悟性,岂料却让一个人的灵魂获得了升华。
⑾年青大学生从此铭记住妈妈的艰辛,也一刻不忘自己肩负的责任。没几年,他便成长起来,而且做了一家大企业的老板。
⑿故事一度让我感动,也令我深深羞愧。
⒀很多年以来,当我终于长成一棵大树,当我坐在偌大的教室里给那些真诚地唤我老师的朋友谈创作领会的时候,我就告诉他们:一个人要想读懂生活真谛,可以回去握握妈妈的脚,那是一部比任何经典教程都具震惊力的巨著,读懂了它,你就读懂了整个生活。
⒁握妈妈的脚在手,其实握着的是自己一生的运势。
22.本文通过叙述一个故事,揭示了生活的真谛,贯穿全文的线索是_________
23.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文中划线的句和句中的两个加点词汇“理解”包含的意思相同。
B.“那是一部比任何经典教程都具震惊力的巨著”是比喻句,突出说明妈妈的奉献精神对儿女的教育用途之大。
C.第④段第一个句子是插叙,交代了年轻人的身世,为下文埋下了伏笔。
D.本文记叙、抒情、议论相结合,首尾照应,中心突出。
(四)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8分)
〔甲〕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老婆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乙〕房玄龄①奏:“阅②府库甲兵,远胜隋世。”上③曰:“甲兵武备,诚不可缺;然炀帝④甲兵岂不足邪!卒亡天下。若公等尽力,使百姓乂⑤安,此乃朕之甲兵也。”
〔注〕①房玄龄:唐太宗时任宰相。②阅:查询。③上:指唐太宗。④炀帝:指隋炀帝。
⑤乂:安定。
24.讲解下面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便要还家要:
率老婆邑人来此绝境绝境:
诚不可缺诚:
卒亡天下卒:
25.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若公等尽力,使百姓乂安,此乃朕之甲兵也。
26.“黄发垂髫”分别指代什么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展示出一幅什么样的生活图景?(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桃花源”是陶渊明虚构的理想的理想境界,既然是没有的,作者为何还要写它呢?请用简短的话回答。(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深层阅读赏析(共16分)
盲道上的爱
上班的时候,看见同事夏老师正搬出学校门口一辆辆停放在人行道上的自行车,我走过去,和她一道搬。我说:“车子放得这么乱,的确有碍瞻观。”他冲我笑了笑,说:“那是次要的,主如果侵占了盲道。”我不好意思地红了脸,说:“你瞧我,多无知。”
夏老师说:“其实,我也是从无知过来的。两年前,我女儿视力急剧降低,到医院一检查,大夫说视网膜出了问题,告诉我要有充足的心理筹备。我不知道,问大夫要有哪些心理筹备。大夫说,当然是失明了。我听了差点死过去。我央求大夫说‘我女儿才二十多大岁数呀,没了双眼如何行?大夫啊,求求你,把我的双眼抠出来给我的女儿吧!’那一段时间,我真的是作好了把眼睛捐给女儿的充足的心理筹备。为了让自己适应十名将来的生活,我开始闭着双眼拖地抹桌子、洗衣做饭,每当辅导完了晚自习,我就闭上双眼沿着忙到往家走。那盲道,也就两砖宽,砖上有八道杠。刚开始,我走的磕磕绊绊的,脚怎么说也猜不准那两道砖。在回家的路上,石头绊倒过我,车子碰破过我,我多想睁开双眼瞅瞅呀,可一想到有一天我将生活在彻底的黑暗里,我就硬是不叫自己睁眼。到后来,我在盲道上走熟了,脚竟认得了那八道杠!我真开心,自己终于可以做个的盲人了!也就在这时,我女儿的眼病居然奇迹般的好了!有天晚上,大家一家人在街上散步,我让女儿解下她的围巾蒙住我的双眼,我要给她和她爸表演一回走盲道。结果,我一直顺利地走到了家门前。解开围巾,看见走在后面的女儿和她爸都哭成了泪人-------你说,在这一条条盲道上,改发生过多少叫人流泪动心的故事啊!要使这条人间最苦的道连最起码的畅通都不可以保证,那不是咱明眼人的耻辱吗?”
携带夏老师的讲述的故事,我开始深情的关注那条“人间最苦的道”,国内的,海外的,江南的,塞北的--------
我向每一条畅通的盲道问好,我弯腰捡起盲道上硌脚的石子。有时,我一个人走路,我就跟自己说:喂,闭上双眼,你也试着走一回盲道吧。尽管我的脚不认得那八道杠,但是,那硌脚的感觉那样真切的瞬间从足底传到了心间。我了解,有一种挂念深深嵌入了我的生命。痛与爱纠结着,压迫我的心房。
让那条窄路宽新的延伸,我替他们谢谢你。
28.读文章第一自然段,说说“我”为何“不好意思的红了脸”?(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大夫啊,求求你把我的双眼抠出来给我女儿吧”这句中的加点字若换成“挖”怎么样?为何?(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我真开心,自己终于可以做个的盲人了!”这句话的深刻含意是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夏老师表演走盲道非常成功,既没被石块绊倒,也没被车子碰到,可女儿和她爸都哭成了泪人,这是为何?(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作者为何称盲道为人间最苦的道?(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让那条窄路宽心的延伸”,包含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读完本文后,你为身边的残疾人做过什么或者筹备做些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写作展示(50分)
34.世上哪个没追求?哪个没向往?哪个没渴望得到的事物?或许有人渴望得到理解、保护、一定、温暖……或许有人渴望得到一本好书、一台电脑、一张邮票、一个足球……或许渴望得到……把它写出来吧。请以“渴望得到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参考答案
一、1、C2、A3、D4、B5、B6、D7、A8、B9.C10、A
11.牧人驱牧犊返
12.莲,花之君子者也
13.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14.小桥流水人家
15.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16.苔痕上苔绿,草色入帘青。
17.(1)中日将举行新一轮副外长级*问题磋商(意思相近即可,超越字数亦扣分,2分)这是一道概括题,考查学生对新闻标题的理解,新闻标题即对导语部分进行缩写。
(2)略(写出这是非理*国1分,大家应该文明爱国,做文明的国民1分,切实有效的策略1分)这是开放性考试题目,考查政治能力和作文能力。
(3)①是不是要保护方言,同学们怎么看不一。(2分)
②示例一:应该保护方言。由于方言不只是大家交流思想的工具,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内涵和多彩的地域文化。
示例二:应该保护方言。由于保护方言就是保护语言的多样性。
示例三:应该摒弃方言。由于方言的用会干扰中文的竞价。
实例四:应该摒弃方言。由于摒弃方言可以消除寓言隔阂,更好促进各区域的交流
三、浅层阅读理解(共28分)
(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后面题目。
18.答:用自然景物由盛到衰,从生到灭的规律暗示人的生命有限。
19.答:以江河东流入海不复西归为喻说明光明一去不返。
20.对于才能来讲,他们没我们的技术和教训与没经验一样,都不可以成大器!或没犯过错误就跟没经验一样,都不可以成大器。
21.略
22.握住妈妈的脚
23.A
参考译文:房玄龄上奏说:“我看过朝廷府库的兵械,远远超越隋朝。”太宗说:“铠甲兵械等武器装备,诚然不可或缺;然而隋炀帝兵械难道不够吗?终究丢掉了江山。假如你们尽心竭力,使百姓平安,这就是朕的兵械。”
24.(1)同“邀”,邀请(2)与外面隔绝的地方(3)确实(4)终于
25.(1)居然不知晓有个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了。
(2)假如你们尽心竭力,使老百姓安定,这是我的武器装备(或盔甲兵器)。
26.“黄发垂髫”分别指代老人和孩子。“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展示出一幅和谐安宁、自得其乐的幸福生活图景。
27.答:是为了寄托我们的政治理想,追求自由生活
28.我只是觉得车子放的乱,有碍观瞻才去搬的,却没注意到车子侵占了盲道,我为我们的无知感到脸红
29.“抠”字生动传神的写出了妈妈内心的万分焦急和对女儿的百般疼爱,换用“挖”则缺少了力度,削弱了表达成效。
30.开心可以为女儿捐双眼了,开心自己可以不靠双眼也能行走自如了,体现了妈妈对小孩无私伟大的爱
31.由于在夏老师顺利表演的背后隐藏了太多的努力和付出,女儿和父亲甚至他的良苦用心,因而感动的泪流满面。
32.由于这条道行走的都是盲人,他们的生活有太多的不便和常人难以想象的痛苦,所以作者称盲道为人间最苦的道
33.号召大伙都来关注盲道,关爱盲人,让盲道上的爱心故事愈来愈多,让盲人放心宽心,和明眼人一样幸福。第二问,略
34.略